close

  身著工裝SD記憶卡的陳正堯和王浩的展台前常常有人駐足,他們面前擺放著兩件鈦合金整體葉輪和三組加工刀具,透著濃濃的“專業範兒”。
  陳正堯和王租辦公室浩是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專業2012級的學生,在常州某動力有限公司實習的過程中,王浩和陳正堯第一次見到了鈦合金整體葉輪的加工過程,這種葉輪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海發動機中。“加工很困難,加工成本達到2.9萬元。”回想第一次接觸這一加工過程,王浩笑著說,“當時我很詫異,加工成本怎麼這麼高!”
  回到學校,陳正堯和老師討論:外接式硬碟“我們能不能試著降低一下成本呢?”
  2012年,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成立團隊,開始了對這個工藝改進的探究。企業也很感興趣,除了提供了一部分經費支持,還承擔了原材料的費用。這讓他們減輕了隨身碟不小的負擔。
  “當時,廠里都直威剛記憶體接用五軸聯動機床進行加工,整個工時要81個小時。”王浩介紹,“考慮到使用三軸聯動機床能夠減少加工成本,我們考慮是否可以減少五軸聯動機床的加工時間。”
  在這樣的思路下,他們將加工過程分為了粗加工和精加工兩個階段。在粗加工過程中使用三軸聯動機床,在精加工過程中使用五軸聯動。然而,這樣的設計還存在一個問題,工件從三軸聯動機床移動到五軸聯動機床,基準就達不到統一,加工的精度就難以得到保證。
  團隊的成員對此都很發愁,查閱了大量的文獻,卻一無所獲。“那些研究生的論文說為了保證精度,只能從一開始就使用五軸聯動機床。”陳正堯說。
  在學校,他們只有半天安排的有課程。然而一到中午,團隊成員就跑到工作室里開始琢磨,有的時候甚至會通宵來研究。
  “我們團隊,在一起有過爭執。陳正堯是技術這塊的,有時候和其他同學在技術問題上有分歧了,也會爭得面紅耳赤,最後只好分別進行試驗。”王浩回憶說。
  然而這種討論也激發了靈感。有同學提出:“我們可不可以加工一個物品,把工件和那個物品固定住,在移動的時候以它為基準,這樣的話就可以把基準統一了呀?”他這樣一提,大家想了一下覺得很有道理,老師也認為可行,團隊就著力開始研究這種“隨形夾具”。
  在經過了幾百次的實驗後,團隊終於得出了鈦合金整體葉輪數控加工工藝改進的方案。經過測算,新工藝完整加工一件葉輪,只需要38小時,遠遠少於之前的81小時,而成本也由之前的2.9萬元降低到1.2萬元左右。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加工工藝的改進,生產不再需要使用進口刀具,可以直接使用國產刀具完成,一把就能節約幾百元。團隊還總結出了加工鈦合金整體葉輪過程中所需的一組詳細的切削參數,對葉輪的加工生產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雖然我們是一個專科生,但是我們能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能夠做到這一步,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些小小的激動。”  (原標題:小工藝創新 大成本節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e31iesvm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